兒童智能終端產品設計思考:體驗、審美和前景
一個經典的工業設計,他要具備以下幾個特質,商業、技術、人本、藝術、文化等。那么什么是好的設計?引用了德國工業設計大師Dieter Rams(迪特爾·拉姆斯)的十條標準:創新、實用、美的、容易讀懂、謙虛、誠實、經得起歲月考驗、考慮周全、關注環境和簡潔的。
在國內市場,中國有8500萬26-40歲的家長,他們有一定的消費能力,在培養下一代問題上關注孩子的教育安全和情感陪伴。在80%的中國家庭消費中,關于孩子的支出占到整體的30~50%,其中培訓、娛樂、學習的支出占比又超過50%。
隨著智能化浪潮來襲,智能終端產品和硬件設備也成了國內各大科技公司以及創業公司瞄準的目標。例如智能電視廠商TCL、酷開、長虹等企業發力兒童電視;騰訊、華為等科技公司發力5G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兒童可穿戴智能硬件;再比如具備娛樂屬性或者早教屬性的兒童智能機器人在市場上極受追捧。
那么,兒童智能終端有哪些分類?
兒童智能終端從產品設計的角度來說,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類,學習用具類,日常用品類,可穿戴式設備類。
關于各個分類,比如學習用具類,有智能書包、防近視智能筆、兒童智能燈、智能學生卡、兒童學習平板、智能故事機等,日常用品類有兒童牙刷、兒童智能測溫計、智能床、智能玩具、兒童智能手機、兒童智能成長椅等;可穿戴式設備,主要有智能手環、手表、防丟鞋等。我們可以分別從不同的產品出發看到一些設計思路。
兒童智能終端設計應該考慮哪些因素?首先是用戶使用體驗,這里有一個專業的名稱,是人機工程學,另一個是兒童的行為環境。前者包括生理、心理特征和人體尺寸等,后者主要是休息、學習、娛樂等環境。其次是審美心理和情感研究,形象的生動性,角色的人格化,色彩的鮮明性,內容的啟智性,設置的游戲性,操作的互動性,性別的差異性。這些都是影響兒童智能終端設計的重要參考因素。
國內兒童智能硬件的興盛,其實也是外部多個原因共同作用下的結果。兒童手表、兒童智能牙刷、兒童智能陪伴機器人等多種與兒童成長有關或者兒童感興趣的智能硬件產品在市場需求下不斷的研發上市,千億兒童智能硬件市場已然形成。
最后,國內兒童經濟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得到了全面的釋放,新生兒數量與日俱增,兒童智能終端市場已然成為了新的增長點,例如家園共育、母嬰看護、親子娛樂、兒童服裝等市場熱度空前增長,而對于智能硬件廠商來說,也同樣早已嗅到了潛在的商機,目標用戶群體實現了大規模的擴張,龐大的潛在用戶亟待挖掘,無論是行業巨頭還是初創公司都不肯放過這個機會,兒童智能硬件的火也得以迅速燃起。
智能終端、5G智能的相關資訊: